1、祖国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简单来说,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
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2、国家
国家(State)这个概念在中文语境中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地理版图意义上的国家,二是政治机构意义上的国家。
就前者而言,国家是指地理版图意义上一个特定的政治区域,这个区域被视为是独特的和拥有主权的。换言之,国家是指一个单一政治结构、政府、主权或宪法之下的有组织的政治实体。就后者而言,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定义,“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韦伯的国家定义被总结为一句简单的话:国家是合法垄断暴力的机构。根据这一定义,还可以推论出,国家的主要特征包括了拥有:
· 特定疆域和特定人口;
· 借助武力部门实现了对暴力的垄断;
· 有赖于一整套官僚系统和税收系统维持其运转;
· 主权得到了国际的承认。
3、政府
政府( Government )指统治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一整套体系或人员的组合。
在当今世界中,政府往往是指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的统治机构。一般而言,政府是国家在政治上的实际载体,它对内、对外代表国家;又是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的机构。
就具体角色而言,政府内部往往还有职能分工和层级分工。前者是指,政府经常被区分为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后者是指,政府经常被区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等。
4、政党
政党即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中,为取得或维护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英语中的“政党”(Party)一词,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ire,意为划分或分割,最先进入英语的词汇形式是part,意为社会的一部分。17世纪后,part演化成party,意为某种政治组织,常常与派系(fraction)混用。直到博林布鲁克(Bolingbroke)明确区分了政党和派系的不同,埃德蒙·柏克则第一次给政党明确下了定义:
就是大家基于一致同意的某些特殊原则,并通过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团结起来的人民团体。
5、宪政
宪法是规定国家公权力的来源、目的、功能、限制条件与组织形式的根本大法,但是有宪法不代表有宪政。
宪政(Constitutionalism)在宪法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国家公权力必须有其来源,这个来源在当前国家政府成立之前就存在,而且当前政府的成立在本质上是为了保卫公权力的来源。比如,宪法规定国家公权力来自人民,那么宪政就要求,这个原则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宪法和其它法律在文本上必须规定人民应该享有的具体权利,这些权利应该如何实现,以及一旦受到侵犯应当如何进行救济。
所以简单说来,宪政就是要制定一部有原则的宪法,而且必须让宪法说话算话。
6、专制君主制
专制君主制也叫君主专制,或者绝对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它是这样一种政体,即最高统治者是国王或者皇帝,通常都是世袭的,其权力至高无上、没有边界、不受制约,尤其是没有制度化的约束。
这种政体的典型特征是人治,国王或者皇帝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地进行统治,宪法和法律形同虚设,甚至可以说,国王或者皇帝的命令本身就是法律。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这种政体,比较典型的如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西班牙,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以及秦朝至清朝时期的中华帝国等。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皇帝权力无边、任意武断,他们口含天宪,甚至象路易十四那样,宣称“朕即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界和普通民众常说的“封建专制”,与君主专制不是一回事。
其实,“封建专制”这个表达本身就有问题,是因为国人误用了“封建”这个词,误解了其含义。“封建”指的是封土建国,是围绕着封地和封君(领主)、封臣(领臣)之间的关系形成的一种治理模式,一种社会形态,其政治格局通常是分权的、多中心的,而非集权的、单中心的,因而不是绝对主义的,不是专制的。可见,将“封建”和“专制”合在一起是个错误。中国自秦至清不是封建制,而是郡县制,不是多中心,而是单中心、中央集权、大一统。
7、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相对,意思是说,在一个由国王或者皇帝治理的国家,他(她)的权力是有限的、有边界的,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
这种政体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承认“王在法下”,国王不得随意更改宪法和法律,个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保障。值得强调的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君主确立宪法,并用它来约束民众,而是民众(贵族)立宪,或者民众(贵族)和君主共同立宪,来约束君主。因此,更准确的提法或许是“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这种政体的典型代表是英国,至少从1215年开始,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就是君主立宪制,英王的权力受到《大宪章》、《权利法案》等宪法性文件以及宪政传统和惯例的约束。此外,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典、丹麦、挪威以及英联邦的诸多国家等,实行的都是君主立宪制。
中国在晚清变革时,也有人倡导实行君主立宪,但未能如愿。采纳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大都与其历史和传统有关。近现代以来,这种政体中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少,且通常都是仪式性的,所以,表面上看是君主制,实际上则是共和制,因此有人称其为“虚君共和”。
在这些国家,虽然君主大多仍是国家元首,但他们一般都不参与、不干预政治,甚至很少出头露面。当然,在一些特殊时刻,他们仍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发挥精神领袖的作用。
8、自由民主制
简单地说,就是指能够保护自由的民主政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还存在着不能保护自由的民主政体,可以被称为“不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自由民主制的基本特征在于,不仅存在着竞争性的、自由的选举,而且实行代议制、分权制衡、宪政法治等,民众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有效的保护。在这种政体中,民主受到自由的约束,不得通过民主(多数决)的方式剥夺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也可以说,自由民主意味着,民主受到宪政的约束,不得通过多数决的方式剥夺个人宪法上的权利和自由。
所以,自由民主也常常被称为“宪政民主”(constitutional democracy)。比如,在一个自由民主社会里,人人都享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宗教自由、财产权等,不得通过多数决的方式剥夺一个人的这些自由或者权利,否则,即构成托克维尔所说的“多数的暴政”。
今天,当人们讨论“民主”或者“民主政体”时,通常指的是自由民主。成熟和发达的西方民主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等,基本都是自由民主国家。新加坡、俄罗斯等被认为是不自由的民主国家,古代雅典也是如此。这些国家虽然也有选举或者说选举式民主,但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不到有效保护。自由和民主之所以会出现分离的现象,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指向,自由关心的是权力的边界问题,而民主关心的是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问题。
9、联邦共和制
顾名思义,就是实行联邦制的共和政体(federal republic)。它的基本特征是代议制、纵向的分权制衡,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横向分权制衡——三权分立。
所谓纵向的分权制衡,就是在中央(全国性政府、联邦政府)和地方(地方政府、各邦政府)之间进行权力划分,各自享有一部分权力(主权),而且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联邦政府和各邦政府之间不是一种等级或者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独立、平起平坐的关系,各邦政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并有自己的司法体系。
联邦共和制与单一共和制相对立,前者是多中心体制,实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而后者是单中心体制,实行中央集权、大一统。美国是实行联邦共和制的典型,其他例子还有德国、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前者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实行总统制,而后者则实行一定程度的三权分立,实行议会制。
实行单一共和制的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爱尔兰、芬兰、葡萄牙、南非等。美国国父们在建国时力主实行联邦共和制,因为在他们看来,通过双重分权制衡,可以对个人自由提供双重保障。
10、主权
主权(Sovereignty)是统治一个政治实体的最高权力,这种最高权力不再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
当我们说一个国家拥有主权,是指:
这个国家是独立、自主和自治的;
这个国家存在某种最高权力,这种最高权力就是主权的载体;
这个国家能够免于外部力量或外部强权对于其国内事务的控制。
11、权力
在政治或社会科学领域,权力( Power )指能够影响或控制其他人行为的能力或力量。特别是当A能够迫使B,做B本来不想做的事情时,我们就会说A对B拥有权力。
权力往往是以科层制或官僚制结构为基础的,普遍地存在于科层制结构的上下级之间。比如,在一个国家的官僚体系中,上级对其下属拥有权力;在一个公司的科层制中,上级对其下属也拥有权力。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国家体系中的政治权力最终是以强制力为基础的。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还提供了一种更为广泛的定义,他认为:权力就是影响力,或者说是对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
12、自治
在中文语境中,政治意义上的自治( Autonomy )有几个不同的含义。
在国际政治或国际法意义上,一个国家或政治体是自治的,意味着这个国家是独立和自主的,不受到其他国家的控制或干预;
在国内政治意义上说一个地区是自治的,意味着这个地区在实际的立法、行政、财政、人事等方面拥有着程度不等的较大自主权。当然,这种较大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合法地挑战中央政府的权威;
说一个国家或社会是一个公民自治团体,常常是指这个国家或社会的政体特征,即该国是由其社会成员以民主方式或政治参与方式,基于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或多数意志进行统治的。
13、代议制
代议制( Representative system )是一种被选举出来的机构代表人民行使实际统治权的政治制度。
通常来说,代议制是民主政体的一种类型,与之相对的是直接民主,后者是指人民直接行使统治权。今天代议制的典型运作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国会或选举产生国会与总统,然后由国会与国会产生的内阁,或者由国会与总统共同行使统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制定与执行相关的公共政策。
一般认为,跟直接民主相比,代议制政府的优点是可以把人民主权与精英治理结合起来,也更适合统治疆域较大的国家。
14、民主
“民主”(Democracy)一词由希腊文中代表“人民”的demos和代表“统治”的kratos组成,它的直接含义就是“人民统治”。
在民主制度诞生的古代希腊,demos指的不是今天普遍所说的“人民”,而是指“普通人”或“平民”,换句话说,古代民主制其实就是“平民统治”,它是与“贵族统治”(Aristocracy)和“君主统治”(Monarchy)相对应的一种制度,是平民阶层掌握城邦权力的一种制度。
它主要有两个体现:第一是将所有公民都能参加的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第二是往往采取一些针对贵族特权阶层的政策,例如限制富人的特权、采取“陶片放逐法”来削弱贵族、采取抽签制而非选举制来选择某些官员等等。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古代希腊城邦还有数倍的穷人和奴隶并不计入公民之内。
由于古代城邦规模有限,公民数量往往只有几千到数万人,因此古代民主又称为直接民主,也就是每个公民都能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但是,今天现代国家的规模往往比城邦要大很多,因此现代国家只能采取代议制度来实现民主,也就是人民选择代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今天称一个国家为民主国家,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普选制,也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通过普选的方式产生,普选权对所有成年公民放开。但是,民主理念能否实现,仅仅靠普选制是不够的。比如,如果普通劳动者对资本家没有什么议价权,这个时候他们用选票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今天很多西方国家都出现了选民对选举制度的厌烦心理,原因就在这里。
15、多头政治
“多头政体”(Polyarchy)原意指的是“有很多个统治者”,指的是一个国家最高权力出现分裂的状况。但罗伯特·达尔和林德布洛姆在《政治、经济和福利》(1953)中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多头政体指的是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里,非领袖人物对领袖人物能够实行较高程度的控制”。
简单说来,采取多头政体的国家一般不只有一个政党可以成为执政党,而且执政党对反对派容忍程度比较高,非执政党成员也有权采取各种和平的手段,替换或者罢免执政党以及执政人员。同时,这个国家里的各个政党和组织内部也应该按照这样的原则来进行组织。
达尔认为,由于现代国家比古代城邦规模大很多,人们必须通过政党等组织来参与国家决策。如果只有一个政党,或者几个政党形成寡头联盟,或者政党本身是个不透明的黑箱,民主制度都会被破坏。多头政体就是用权力制衡的思想来防止这种状况的出现。不过,它与其说是一种办法或制度,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仅仅依靠权力制衡本身是很难阻挡精英形成寡头联盟的。
16、平等
“平等”(Equality)在政治学里面有两种基本的含义,第一种是哲学基础上的,它讲的是人的本质和尊严平等,第二种是实际制度上的,它讲的是分配上的平等,比如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收入上的分配平等。
哲学基础上的“平等”,指的是人类作为一种理性生物,我们承认每个成员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都应该享有基本人权,不能因为种族、财富、性别、信仰、习俗、国籍上的不同而改变。比如,一个乞丐跟王思聪或特朗普一样应该享有基本人权,这是由他之为人的尊严决定的。我们每个人都平等享有的基本人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按照统一的标准被对待,这一标准就是“正义”。
分配上的“平等”,指的是每个人所应获得的社会资源应当有一定的平等性。按照社会资源的类型不同,分配平等可以被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政治权利的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所得财富的平等等等。
17、自由
“自由”(Liberty/Freedom)在西方政治学话语里,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它的政治学含义是在哲学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古希腊文明其实没有一个词对应英文中的“自由”,与之最接近的一个词是“自治”,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在政治上,它意味着对内免于成为奴隶的身份或受暴君的统治,对外免于受到邻国的侵犯和主宰。
今天英文中“自由”的概念其实来自于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人被创造时分有了上帝的理性,所以他能够辨明好坏对错,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当一个人无法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时候,比如他智力受损,此时他的自由是无意义的。反过来,当一个人没有自由的时候,比如他是被枪顶着脑袋去做某件事的,此时他的责任也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政治学有两种方法定义“自由”,第一种是定义一个人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不受限制,也就是“法无规定即自由”,这种自由被称为“消极自由”。比如,只要法律没禁止,我就可以说脏话。
第二种是定义一个人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按照自己的本意目的或理性认识行事,不受激情、欲望和盲目的误导,这种自由被称为“积极自由”。比如,我今天没有认真读书学习,而是窝在家里打游戏,那我就成了自己欲望的奴隶。一般认为,现代政治自由更强调保障人的消极自由,但完全忽视积极自由也会导致很大的问题。
18、正义
“正义”(Justice)是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简单说来,它代表我们的一种理想希望,希望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得到他应得的东西:好人得到褒奖,坏人受到惩罚。
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正义标准,例如在原始部落里,吃人可能符合他们的正义标准;在古代中国,为父亲报仇而杀人符合正义标准;在古代西方,把异教徒钉上十字架也符合正义标准。因此,政治哲学家希望的是,找到一种普遍通行的正义标准,这种标准不因种族、信仰、语言、文化、习俗而改变,它被称为“自然正义”。
与“自然正义”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正义被称为“社会正义”,它指的是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去调整社会分配。换句话说,它与社会的实践运作关系更紧密。社会正义包含两个维度,一是奖赏与惩罚,二是需求与平等。用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我们认为,正义应该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我们同时也认为,正义也不能让强者过强,弱者过弱,社会分配给每个正常人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满足他的基本需求。
(以上概念由王建勋、包刚升、张笑宇等整理,部分摘自得到APP《刘苏里名家大课》)
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祖国到底是什么》
作者/路遥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
祖国到底是什么?
我想呀,想呀,
每一次想起“祖国”这两个字,
心里便泛起一阵阵温柔的波浪,
眼里便涌起一片晶莹的泪花,
血管里便奔腾着一股股热血。
祖国是什么?
她是山,是海;
是森林,是草原;
是村庄,是城市;
是莽莽无限的沙漠,
是绵延起伏的丘陵。
祖国是什么?
她是炊烟,是鸽哨;
是端午的龙舟,
是中秋的火把;
是情人在木栅栏后的热恋亲吻,
是婴儿在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呼唤,
是母亲在平底锅上烙出的煎饼,
是父亲在远行时的殷殷叮咛。
祖国是什么?
她是孔子、老子、庄子的思考;
是屈原、李白、陆游的诗;
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的散文;
是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的词;
是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的画;
是米芾、黄山谷、林散之的书法;
是我们先辈人中最智慧的大师的创造,
是我最尊敬的那些先辈的劳动。
祖国是什么?
她是一次次的屈辱,
一次次的抗争,
一次次的失败,
又一次次的奋起;
她是战士手中的枪,志士颈上的血;
是胜利后的狂欢,
是史书上一页一页不朽的篇章。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
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
有长江么,有长城么?
有母亲生育我时的衣胞么,
有我一步步艰难跋涉过来的足印么,
有我和我的亲友们都已经习惯了的
那些难以尽说的民风民俗么,
有我一开口哼唱就觉得
荡气回肠的乡音黄梅戏么?
没有!既然这些都没有,
那么,祖国,
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
祖国啊,
她是一首唱不完的恋歌,
一篇写不尽的美文,
她是我们的祖先和祖先的祖先
赖以繁衍生息的地方,
也是我们的子孙和子孙的子孙
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
祖国到底是什么?
我想呀,想呀……
我亲爱的——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