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不亡,是无天理。
温世霖发配新疆,沿路遭遇各种热烈欢迎。某县令私下请他吃酒时,拍案大怒曰:不革命行吗?!
老佛爷临死,干的最后一件大事,是预备立宪。
我大清实亡于此。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满清,肯定要道路自信。全力组织人狗,理论建设,大造舆论。
对民党,竭尽全力杀戮,并极力污名化。对立宪派,从根本上杜绝,绝不能等到他们第四次请愿才开始抓人……
我大清一切都办糟了。昏招迭出,跟那个谁似的。
我可没说那个谁啊,莫害我。
我大清朝中无人啊。
1856年,法国人托克维尔出版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书中暗表,朝廷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想改弦更张,只会死的更快。唯有铁腕压制,挺过去,又是一片新天地,挺不过,也不过一死。
托克维尔定律提出半个世纪以后,我大清还是违背自然规律,自己作死。
这就叫朝中无人。要么不知道,要么知道了不能领会。
1906年,《宣示预备立宪谕》发布。
设想三点,一改官制,二改司法,三改地方。
改官制是核心。皇族和实力派大臣们,主要在这一点上互咬。
说白了,就是权力再分配。皇族想收权,实力派想固化自己的权力,并伺机扩大。
这就注定必败。君臣异心,相互斗争,不能合同,绝不可能成功。
孙黄陈汪这些人,从一开始就点明了,清廷在搞欺诈,名曰改,曰进步,实际是变本加厉,越来越坏。
尽管如此,这场骗局还是收割了不少人心。给人以虚假的希望。
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用清廷的骗局,倒逼它改好。
大清为了骗局成立,对立宪派只好宽容。前三次请愿,可以,好说好商量。
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隆重登场。
到了第四次请愿,大清终于开始捕人了。
朝廷的意思是收权,你们非得要求先开议会。利用朝廷打朝廷。
你以为朝廷傻啊?这是倒逼,朝廷肚里雪亮。
这个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嘴里都说改,实际各怀心机,怎么可能持续良性发展?
翻脸是必然的,早晚而已。
朝廷有兵在!
这样的把戏,虽然可以暂时收割人心,后果却大大的难看。
朝廷开这个头,绝对失策。
后世的朝廷,坚决不犯这个错误了。
所以,不要再幻想倒逼。逼到最后,人家就会捕人。
皇族内阁成立,大清收权成功。
至于武昌起义,实际是成于意外(孙中山语)。虽然是前面的十大起义铺出来的武昌起义,但也有可能会成为第十一大。
但是,最终必成。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样的人多了,必胜!
否定硬碰硬,只想投机取巧,我说,你想的美。
晚晴新政,一开始可以收割一部分人心,但其内在逻辑,决定了最终必然把收割的人心连本带利还回去。
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帝王主动放权的。从来没有过,从来。
大宪章,光荣革命,通通不例外。
还是归结到托克维尔定律吧,我说,某些人对这个定律,真他娘的心领神会!